国家氢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

       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,化石燃料消耗量日益增加,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,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作为替代品的清洁燃料。氢的来源丰富,不仅可以由其他能源来生产氢能,而且氢能可以高效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。作为一种能源载体,氢在交通、工业和建筑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,并且使用氢能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。例如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,近年来,丰田、本田、奔驰、通用、现代、福特、宝马等国际车厂纷纷推出燃料电池汽车计划,推出并研发了多个车型,燃料电池新车型将在近几年年密集上市销售。如果说以前的燃料电池汽车还只是概念的话,近两三年以来,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逐步开始实现。日本调查公司富士经济预测,2030年度燃料电池汽车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98万-199万辆。氢燃料的广泛应用,依赖完善的氢燃料运输配送基础设施,来保障氢能的高效使用。目前国内外氢气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应用领域还包括合成氨,甲醇或炼厂,这些领域均由现场供应,通过管道输送。商品氢的主要用户有电子、玻璃、化工产品及直接液氢用户如火箭燃料。国外商品氢主要是专业工业气体公司供应,包括气态和液态形式,多数是以气态氢的单用户或多用户管线供应,或者以液氢或气态氢的钢瓶、汽车槽车、铁路槽车等方式供应。气态氢的供应基本上是区域性的,管线供应半径很少超过200公里,而液氢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,供应半径很大,达到1000公里或更远。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和人们对环保的日益关注,氢作为可再生能源或者重要的能源载体受到更多重视,氢气贮运技术是今后氢能利用的关键,也是氢能技术开发的重要方向。


       目前氢的贮运主要由三种方式,即气态贮运、液态贮运、金属氢化物贮运。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,未来在选择氢气的运输方式时,需要综合考虑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。中国目前均为气态存储和运输,范围一般不超过200公里,气态运输将来在大规模运输的时候,因为其密度非常小,成本问题将不容忽视。液态储氢将成为一个重要方向,可将运输范围扩展到1000公里以上,发达国家欧洲、美国、日本基本上氢气的运输均采用液态运输。同时,因液氢制备过程同时也是高度纯化的过程,纯度达到6N,气化后的氢气在燃料电池车上的使用,可大幅提高电池寿命。要实现氢的液态运输和使用,必须首先实现氢的液化。氢的液化温度为20K,国内现有氢液化装备均为进口,为林德和法液空提供。随着我国氢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,其对氢液化、储存、运输必将催生出百亿级的市场。据统计,中国未来十年要建设3000个加气站,匹配30个液化站,每个液化站造价6000万,每个液化站匹配2个液氢储槽,每个储槽造价1200万,预计仅液化站关键低温设备市场将接近30亿,工程配套设备近15亿。

   


中科富海致力于为低温液态氢的使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,促进氢能源和氢燃料汽车产业的发展。



L200氢液化装置


液氦液氢的贮运、充装和加注设备工程

© 京ICP备17020974号-1 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氢气压力传感器 电磁流量计 超声波流量计 wika压力表 罗斯蒙特 森纳士